我的师傅
前面的日记提过,我与师傅结识于13年暑假期间,成为他的徒弟也是那期间的事。
师傅姓王,瘦瘦的的身材,个子不高,皮肤呈现出庄稼人固有的健康麦色。一双“火眼金睛”炯炯有神,鉴鸽在那几个村里,也算数一数二,很多附近的人从公棚拍回来的鸽子,都要找师傅给掌掌眼,出点配对的建议。每次别人找师傅帮忙,都是拿着酒或者烟,师傅除了养鸽子最大的爱好就是没事的时候喝两口,和别人聊鸽经时抽烟。每次劝他少喝点,少抽烟,师傅总说“人活着总得有点爱好”。师傅家中除了养有信鸽,还有斗鸡,其中有一只深得师傅喜爱,每次去花鸟市场师傅就带着,去跟别人斗一场。
师傅为人比较随和,基本上只要认识的人来找师傅借鸽子,除了那两只年龄大的种鸽(因为鸽子年龄较大,怕别人养功不行,另一方面同时也是师傅功勋老种鸽,留着养老),其他的都可以。师傅有好鸽子从来不藏着,有时候比赛完当天别人就把鸽子借走,师傅也同意。也正是这种性格,所以周围很多人都和师傅有鸽子交换,这也使师傅鸽舍里汇聚了周围附近很多人家中的主力血系。但师傅一般不太用,我问他别人有的飞得好的鸽子或者平辈送给你,你怎么不用啊?师傅给我解释,“这玩意肯定是个好东西,不然他也不会送给我。但不是我培养的鸽子,我不熟悉它的性格、习惯。我自己的鸽子都是我培育出来的,每一只从出生我都知道,我清楚它们的底。别人的鸽子即使很好,但我需要去实验,去琢磨,这个过程没有一两年的比赛检验根本不行。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,不如玩自己的。”
师傅鸽子数量不多,三楼四个房间里一共关着大概20只。一间是拍回的公棚鸽,两间自己的种鸽,雌雄分棚,剩余的一间是别人送的鸽子。(大多都给我了,让我练养功。)楼顶是赛鸽棚,每年大概20-30只参赛,前几年师傅还玩大赛,特比环。但近两年师傅已经不玩了,每年只留一些套普环实验鸽,检验配对成果,然后再送一组(六只)到公棚。因为这两年师傅工作也比较忙,打地方赛太费时间、精力。只要家飞时间不够,喂养、训放做不到位,就很难出好成绩。
最后引用师傅常说的一句话就是“这玩意天上飞的,谁都说不好,好坏只能天上见”。同时,也祝愿所有的鸽界师傅身体健康,赛绩辉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