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归于零 配对前都是新手小白

2021-01-10 06:44:08.0   (4053次)  作者:86535481

赛事结束,奖鸽拍回,赛前的惶恐不安,到赛后的茫然,好像有点波澜不惊,又好像波澜壮阔。这就是我现在的心情。

突然觉得赛鸽简单又复杂,当找到一路稳定遗传,年年发挥的鸽子,公棚交一进一,就觉得这公棚玩的真没意思。只是我也知道,种鸽总有老的一天,公棚总有办不下去的一天,几年不拆对,每年固定两窝都有发挥,说明这个配对没有问题,种鸽的延续成了复杂的那部分。就好像昨天鸽友说的,玩了这么多年,每年这个时候,都像是从零开始,配对前都是新手小白,只有秋后比赛成绩能证明自己其实还是个赛鸽能手,姑且证明养了几年有点见识。

昨天应朋友邀请去看他的鸽子,一批玩了很多年地方赛的鸽子,也没什么建树,只是表现得非常稳定,撞伤还坚强归巢,不死必归那种;一批今年引进的公棚成绩鸽,准备进军玩公棚。自己极少有机会摸别人的鸽子,参加公棚拍卖会也只能看不能摸,所以对鸽子的手感其实也只局限于摸自己的鸽子。摸别人的鸽子总有些不适应,主要是盲人摸象,摸不出头绪,也不好给别人中肯的意见。不过还是总结一下这次的经历,好鸽子种类太多:有赛绩好的,高头大马,骨架坚硬粗壮,这类大多是单关发挥比较好的,属于昙花一现,做种不是上上选,特别是公棚;有血统好,赛绩一般的,这种是进奖鸽,决赛名次不高,关关名次都还比较靠前,是玩公棚的不错选择;至于发挥怎样,就要看配对了,对于公棚成绩好坏,体型、肌肉是关键因素,其次入赏是运气,高位完全是种气。当然公棚引种,还有血统好、赛绩好和血统一般、赛绩平平的鸽子,这些我觉得都是枣核的两头,第一种好发现,不容易拍到手,第二种无人问津。

主打多年地方赛的鸽子玩公棚,其实是非常吃亏的,地方赛的鸽子总体给我的感觉是手感、外表一流,都是按选美大赛留下来的,该有的品系特征都有,敏感脆弱,不够皮实也是玩不下公棚的主要特点。在公棚中,秋棚的鸽子其实最考验鸽子是否皮实,秋棚养训周期短,对鸽子的适应性要求比较高。特别是养训比较“自然”的棚,一放就大量丢的,上距离就大量掉的,地方赛下来的鸽子很难胜任。

养训比较好的棚,根据赛线,对鸽子体型、肌肉要求都不一样。什么样的鸽子送什么样的棚,非常考验鸽主对自己鸽子的掌握程度。那些新引进的鸽子就成了花费鸽主大量财力、精力地方,这也是公棚难玩的地方,搞不好一年到头血本无归。学费要交,年年交就说明你不太适合玩这个。

公棚趋势也是大、贵、口碑好、玩的人多、含金量高,小、便宜、含金量低、口碑一年不如一年,总感觉有猫腻,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。选棚也是一年比一年难,每年春天出了不少,总要有个赛场检验,大而贵的棚,因财力又送不了太多,小而便宜的送多了也不入赏。精简种鸽队伍成了不二选择,玩鸽和赛鸽一字之差,却千差万别。身边的两个鸽友淘汰鸽子每天挂在嘴边,听了几年没见怎么行动。玩鸽图乐趣,赛鸽是运动,还要斗智斗勇。

很多鸽友都在深思配对了,成熟的配对能不拆就不拆。更多的配对得重新思考,重新来过。正应了那句“擦干眼泪,重新配对”,其实鸽友每年都是从零开始。


文章来源于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