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种鸽首窝就发挥 淘汰必须下狠手

2025-07-27 06:10:45.0   (2776次)  作者:小咕经验

养鸽多年,见过太多鸽友在种鸽管理上心慈手软,结果后代不出成绩,毫无成就。而真正能出成绩的鸽舍,背后一定有一套严苛、甚至“冷血”的种鸽管理体系。而且养鸽子,不是喂饱就行,而是要喂得精准。下面,一起听听登瀛鸽舍尹老师的实战心得。

很多人养种鸽,却没理清其中的门道。比如你养了十羽种鸽,一开始上一盆饲料,它们吃完了你又加一盆,再吃完再加……结果呢?养鸽子,不是喂得越多就越健康。喂得不对,反而害了它。这不是夸张,而是经验之谈。所以,我始终坚持一个原则:一拆对,就按克数喂。

在种鸽没有育雏的时候,必须严格控制体重。喂食就得精确到克数,才能养出健康的种鸽。但是,配对期间可以适当放宽一些,毕竟鸽子要产蛋、要育雏,能量消耗大,必须给足营养。但一旦种鸽拆对,就必须重新回到严格按克数喂养上。

不论再好的鸽子,一年也只出三窝,而且六只全送去公棚。如果飞一只,或者一只都没飞,那来年必须拆对!种鸽的价值,就在于它的后代能不能出成绩。

我给种鸽的时间,最多两年。拆对后来年还不行,必须杀。这不是残酷,而是现实。比赛没有成绩,一切都是空谈。

我也经常听到有人说:“我的鸽子在自家不飞,说不定在别人家能飞。”我从来不信这套,不飞的东西,你自己都没试出来,就别指望别人能飞出来。

很多鸽友喜欢送鸽子,送配对、送种鸽,结果别人飞不出来,回头怪鸽子不好。其实呢?是你自己没把关。养鸽,要讲良心,不能害人。鸽子要的是结果,不是过程。

也有很多鸽友持相同观点,甚至比我还“狠”——他们根本不会给一羽种鸽两年时间,去“证明自己”。在他们看来,真正的好鸽子,首窝就能出成绩。不论什么种鸽,就给一次机会出一窝,不飞就杀,从不给第二次机会。

当然,也有鸽友说,鸽子也讲“缘分”,讲“合不合配”。我也不完全否认,养了这么多年,确实见过一些例子。比如奶酪小子,六岁之前几乎没什么出彩表现,配了好多母鸽,都没出成绩。直到遇到7575,才真正打出了名堂,成就了它的地位。

但问题是,这样的鸽子太少了。你不能把整个鸽舍的希望,都押在“也许配对对了就会飞”的幻想上。

在我看来,赛鸽不讲如果,只讲结果。所以,种鸽管理,必须“狠”精准,必须淘汰狠。不出成绩,就是失败。


文章来源于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