种鸽必须训放300公里两到三次 甘肃名家谈高效留种方法

2025-09-07 06:30:59.0   (3555次)  作者:鸽言有道

种鸽全员训放300公里?种鸽配对年轻化,3岁以内才是黄金期?今天,我们走进甘肃兰州,探访名家汇胜鹤武马瑞老师,听他亲授中卫、银川赛线的实战秘诀,以及多年高效育种法。

团队赛讲究鸽子少而精 主要看鸽子家族

现在打公棚、特比环,羽数绝对不能多交。打团队赛,要去看当地的获奖鸽,包括这只获奖鸽的父母以及血统。打团队的鸽子一定要少而精,像我现在打的话,基本上可以拿10个环。10个环上去以上,基本上能插7、8个。

团队赛不插钱白打,前年我飞了陕西威力的二关亚军,第三关180多名,结果第四关丢了,很可惜。暗插主要还是看家族,鸽子基本一下窝,家飞一个月身形就出来了。因为打团队赛的鸽子出来的体型,通过它的父母家族就能预判出来。如果父母家族很好,幼鸽也差不到哪去。

而且打团队的鸽子,你不要给它多吃任何东西。不要加工,自然让它下窝。前几年,我也下过一些功夫,喂各种药,其实未必起作用。自然强壮的鸽子反而更好,而且给过多的药也会有副作用,得不偿失了。

种鸽别老换配对、换巢箱 最好固定下来

尤其是出多羽奖鸽的黄金配对,更不能轻易拆散。种雄的配对要稳定,巢箱也得稳定。雄鸽的领地意识强,比较有占有欲。它的巢箱最好五年、十年都不动,让它一直待在熟悉的环境里。这样它有安全感,情绪稳定,配种积极性高,这样出的幼鸽品质才稳定、发挥才可靠。相比之下,雌鸽的巢箱可以适当调整,影响不大。

多关赛鸽王高位 雌鸽占比较大

之前,我可能还会靠一些药物,现在全靠粮食来调控鸽子,还是“自然”好。我打了好多年比赛,四川、成都、山西、浙江、甘肃,这些地方的比赛都参加过。总结下来就一条:所有经过人为干预的鸽子,实战中会比较弱。可能你看上去感觉比较好的鸽子,只是一种假象。

我觉得种鸽是具有赛线遗传的,就拿家里的实战血系来说,盖比配佛科克打中卫,飞了很多前十。这样配出来既有速度,又有稳定性,出来的鸽子体型也不是很大。

打中卫、银川这边的赛线,中等偏修长体型是比较合适的,不要太短了。我去看这边的所有公棚打下来的鸽子,个体太大的鸽子基本没有出现在前名次过。

除此之外,鸽子个体也要抱得比较紧凑,毛片薄,中高腔。不信去看看这边公棚鸽王前十,基本都是中高腔。而且我家里雌鸽飞高位教多,鸽王冠军、季军几乎都是雌鸽,占到百分之七十以上。

高效留种方法 种鸽必须训放300公里两到三次

不管它的父亲母亲,家族有多好,还是花多大代价买来的鸽子,全部都要家飞。而且家飞完成后,300公里的训放也得完成。不一定非去正式打300公里的比赛,自己拉出去训放也可以。最起码要飞两三次300公里才行,一次太少了。

我们家的种鸽,就算是几十万买的也好,都必须要练。现在单靠人的感觉去看鸽子,不一定准确。为什么很多鸽友都说好鸽子天上见?确实如此啊,很多鸽子放出去之后,你会发现它确实聪明,定向也准确,回归的路线也是走的捷径。

像我们经常自己训放,假如放200公里,聪明的鸽子就能在第一梯队回来,慢一点的落后个五六分钟。你想现在公棚飞高分速比赛,落后那么久,什么奖都拿不到了。所以,我这几年所有留种的鸽子都必须家飞,包括短途训放,一直到300公里结束。

我的一般做法是:今天训放300公里,明天休息一天,后天接着拉出去训。因为训练密集会提高鸽子的恢复能力,像很多鸽子飞两三次就飞垮了,这种鸽子肯定不好,说明它的内在体质弱。

这种鸽子按我这样飞,第一天训200、300公里,它回来就感觉很累,中间再休息一天,第三天它估计就丢了。我还会按照当天的天气,来推算当天鸽子归巢的时间,它还要在预估时间内回来,现在兰州的200、300公里,我放的已经很熟悉了。

中卫公棚的成功经验 鸽子具有赛线遗传性

就前面说到的赛线遗传,我展开来讲讲。现在鸽友们都喜欢拍公棚的鸽王,以及高位奖鸽,再用这样鸽子的后代去打原来这个公棚,这样进奖率确实高一些。而不是从国外引进或是从其他地方引进的种鸽,你出完以后还要去试验。

尤其是中卫公棚来讲,也是西北比较好的一个赛线,口碑也不错。但是参赛的羽数很大,而且名次报得很快,这很考验公棚的养功,要把参赛鸽的健康度整体提升上去很不容易。也不会说一比赛,丢鸽丢百分之三十、四十。

虽然说公棚的羽数变大,但是我现在交鸽还是精挑细选,交的也不多。还是千挑万选把最好的鸽子送去,才能在公棚有获奖的可能。更何况现在公棚赛高手如云,很多鸽友的饲养水平、训练方法都在提升,光靠运气根本不行,所以还是凭实力赢。

种鸽配对年轻化 最好是3岁以内

无论是雌鸽还是雄鸽,种鸽配对最好都是3岁以内。假如雄鸽是6、7岁,那么配对雌必须是1、2岁。母亲必须年轻,因为老鸽子有些状态会下降,它的抵抗力、体质、兴奋度等各方面都会降低。

想打重点赛场,团队、公棚也罢,还是需要种鸽年轻化。可能你舍不得家里大龄种鸽,但打比赛而言,种鸽的作育年龄不要超过5岁,3岁是最理想的作育年龄。

我养鸽子也很久了,一般不会把两只特别完美的鸽子配到一块,特别是身形完美的鸽子往往出不了好身形。

这只小鸽子很可能就既不像爹,也不像妈,反而它把所有的优点都否定掉了。我们常说,雄鸽的龙骨,雌鸽的肉。很多人说耻骨的闭合,必须要合得严严实实才好。

个人认为,耻骨稍稍开一下,问题不大。因为我家里很多种雄的耻骨是开的,但是它的龙骨一定要粗壮。抓起来要像车子的骨架一样,摸起来很有力量感。雌鸽的话,它的肌肉一定要软。我们会发现,肌肉特别软的鸽子,毛片会特别丝滑。

至于鸽眼,我觉得跟血统有很大关联。其实佛科克的鸽子眼睛不是很漂亮,也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点,像我家里这羽黄金王子的直女,出来的后代高位特别多,兰州鼎盛公棚决赛6名、精英赛亚军、汽车大奖赛的冠军。

赛鸽粮还是自己拌比较好

我所有的粮都是散粮,大概七八种,可以随时调配。没有买那种成品粮,直接拿去喂鸽子。以前我也会直接用赛鸽粮、幼鸽粮,也比较简单。后来,我们针对打比赛的鸽子,等到它们等训放期结束,开始比赛了,就会把全部的粮食换成散粮。

散粮用小袋装着,自己根据鸽子的状态来搭配。从家飞、训放、归巢的状态来调整,该给什么,不给什么。这种做法,也能让我们对粮食的把控更加精准。一般我们会在鸽子上笼前把鸽子的状态调低,到比赛那天再提上来,都是通过粮食来调节。


文章来源于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