挑选幼鸽交公棚的时候,很多鸽友会有这么一条标准:雏鸽生长到10天大时,还不懂得把大便拉在巢盘外,要么是消化功能不好,要么是鸽子不聪明。
这个话题很有意思,但幼鸽的粪便拉不出去就是不聪明这个结论,忽略了很多养鸽的细节。
将粪便拉到巢盆外,留下一个干净的巢盆,这是鸽子的自然的本能,就像野生鸟类会保持巢穴清洁以躲避天敌、保障幼鸟健康一样,家养殖的赛鸽也延续了这一习性。但本能能否实现,除了幼鸽的能力,还取决于你用的什么样的巢盆。
很多鸽友可能没注意到,巢盆边缘的高度,直接决定了10天左右的幼鸽能否顺利外排粪便。如果你的巢盆的边是比较高的,超出了鸽子能够够着的高度,很显然,小鸽子根本没办法拉出去。所以这既跟体能有关,也跟你的巢盆的高度有关,很难一概而论。
想知道是否是鸽子的问题,就给鸽子换个边缘矮一点的巢盆,通常在幼鸽长到10天左右时,我会主动更换一次巢盆,这么做有两个核心目的,既能筛选优质幼鸽,又能为后续繁殖铺路。
一是它排便方便,如果矮的它都排不出去,那这鸽子身体可能真有问题,我就把他淘汰掉了。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保障夹窝蛋顺利孵化,如果你这对种鸽还要下夹窝蛋。若不及时给幼鸽更换巢盆,种鸽很可能会把夹窝蛋直接下在原有巢盆的幼鸽中间。老鸽子根本就没办法孵,成了寡蛋白白浪费了。
而给幼鸽换一个独立的、适配的新巢盆后,幼鸽会逐渐适应新的栖息空间,稍微长大后也不会去争抢种鸽的产蛋巢盆,种鸽就能在原有巢盆里安心孵化夹窝蛋,也让每一枚优质鸽蛋都能得到妥善照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