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下幼鸽赛盛行,早熟品种赛鸽成为赛场主流。不少鸽友满心欢喜地将当年飞出高位的幼鸽引入或拍回鸽舍后,却在后续的配对环节犯了难:当年飞高位的幼鸽,当年要不要作育?
事实上,这类当年高位获奖鸽,本身已通过赛场验证了其卓越的抗病能力与遗竞翔能力,是鸽舍提升整体水平的宝贵资源。针对其配对育种,核心应该是不浪费黄金作育期,有两种育种思路可以借鉴。
一是回去配一只两岁龄的成熟种鸽接着就去打比赛,两岁的鸽子刚好度过初繁期,有经验,经过休整身体倍儿棒,遗传稳定性更强,也能通过本身成熟的育种表现,更好地激发高位鸽的遗传潜力。
并且,当年配出的小鸽子,你要去让它参加比赛,要给它平台验证你的配对思路,飞好了皆大欢喜,飞不好我明年换个配对继续配。如果不去打比赛,你这一年的数据就是白板,白白浪费了。
第二种思路是,如果当年的高位奖鸽是你自己鸽舍的血系繁育而来,如果打算留种,当年就可以进行一次回血互配,不用考虑鸽子是否太年轻了作育不好,反而要抓住这一黄金窗口期,快速验证其育种潜力。
当年就让它进行近亲回血配的目的是为了验证预期,相当于做一个试验,看看这个鸽子做出来是什么方向,个体怎么样,各方面是否达到了你的要求,让自己对其育种的价值有个底,打个模板定方向。如果后代出现特征退化等问题,说明其育种价值不强,后续也好调整,这才是关键。
其实不管失败也好,成功也好,鸽子的黄金作育年龄就是这么几年,一次都不要浪费才是最好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