赛前喂养大学问 控水比喂食更重要

2025-09-12 06:01:03.0   (2628次)  作者:小咕经验

养鸽多年,飞过不少300、500公里的赛事,渐渐发现,赛前那顿“饭”怎么喂,啥时候喂,其实大有讲究。鸽子上笼前的每一口粮,都可能影响它归巢的速度和状态。今天,笔者就跟大家聊聊这些年总结出来的饲喂经验。

赛前饲喂的“轻装上阵”经:喂多少、何时喂,真有讲究。

很多鸽友一到集鸽日就紧张,生怕鸽子路上饿着,一大早就猛喂一顿,生怕亏待了“战士”。可咱们得明白,鸽子是去打硬仗的。肚子太满,反而成了负担。我们这些年下来,慢慢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家鸽子的赛前饲喂法,说白了就两个字:轻装上阵。

先说300-400公里的比赛。这类赛程不算太远,鸽子一般当天能回来。我们的做法是:早上外训60公里,回来后关棚休息,等到上午10点再喂食。每羽给27克赛飞饲料,不多不少。这个时间点喂,到中午前后饲料基本消化得差不多了,该排的排干净,上笼时肚子轻快,飞起来自然利索。

而到了500公里这种长距离,就得更讲究了。当天早上我们不再家飞,直接关起来静养。如果天气好,也按10点喂,量略减到25克;如果天气不好,比如有雨、风大,那就干脆拖到中午12点再喂。喂完一小时后,把水拿走,让鸽子把最后一点水分代谢掉。装笼前两小时再放回水盆,让它们自由饮水。

为什么要控水?因为水在嗉子里是重量。带着一肚子水长途运输,鸽子不仅不舒服,还容易应激、拉稀。提前控水,等于帮它们“减负”,才能真正实现轻装上阵。

还有一点特别关键:装笼时看天气补水。夏天热,气温超过20℃,我们会给每羽注水15-20毫升,秋冬冷,就注少量温水,防止脱水。别小看这口“水”,关键时刻能救命。

这里再分享一个挑赛鸽的办法:喂完食、拿走水盆后,逐个上手摸鸽子的胸部。一手握住鸽子,另一只手轻轻贴在龙骨两侧。感觉应该是硬实的,两边微鼓,中间有一道浅浅的沟——这说明消化正常,状态在线。

如果摸上去软塌塌的,或者嗉子一晃有“哗啦”水声,那这鸽子别上了!消化都没搞定,飞再远也难回来,就算不丢,也别指望进名次。最后提醒一句:有些协会300公里也头天集鸽,这种情况更要参考中距离的喂法,别让鸽子空等一宿饿坏了,也别撑着了。灵活调整,才是高手。

总之,赛前饲喂不是“吃饱就行”,还得精准调控。这些年我们按这法子走,丢得少,归巢快,成绩稳中有升。希望这些经验,能给鸽友们一点启发。


文章来源于网络